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产经 > 不止一名自闭症学生入学报到遭劝退,是刻板印象还是实

不止一名自闭症学生入学报到遭劝退,是刻板印象还是实际考量?

发布时间:2025-09-10 18:18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该校党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工作组开展核查处理,将本着关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和保障教育公平的原则进行妥善处置。接下来,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将商家长意见后,邀请专业机构对学生进行专业评估。

  “我们之前没有招收过自闭症孩子。如果学生通过评估,可以入学,那么下一步是单独为其安排老师培养?还是让学生随班就读?目前还不确定。”前述受访校方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表示。

  而在戴榕看来,即便不是专门接收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学校,普通的高职院校也应该给予自主考取并被录取的轻度自闭症学生以学习空间。

  “该事件确实反映了特殊群体在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困境。从法律角度看,校方此前‘录取后再劝退’的做法难以站得住脚,也有悖于平等受教育权保障的基本法律精神。”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医学伦理与法律系主任王岳对表示。

  根据王岳认为,该生已经通过了学校的笔试和面试,并收到了正式录取通知书,说明他符合学校的录取要求。“校方以‘担心对学校正常学生造成影响’为由拒绝接收,但在没有进行专业评估的情况下,这种担心缺乏事实依据,更多地是基于刻板印象而非实际考量。国内外有很多自闭症患者在学校取得良好学业成就的例子,他们在支持得当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融入集体生活。” 王岳说。

  戴榕持相近观点。她打了一个比方:如果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专教育看作一个倒置的沙漏,能够从普通小学一路升至市重点职高特教班,并考取高职/技校的自闭症孩子已是百里挑一了。他们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通常不会对正常教育教学造成干扰并可以与普通学生同班学习技能。

  “此外,相较于初中、高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和社交环境更加宽松,没有理由孩子在经过初高中集中教学且需要长时间社交接触的环境后,反而在更加自由的教学氛围中存在不适应的情况。”戴榕表示。

  近年来,戴榕陆续接触过的二十多名升入大专/技校的自闭症孩子,他们之中基本上都是按正常招生流程直接入学,走读不住宿,并没有出现过报到时或者入学后被“劝退”或者因为“不适应”而退学的情况。

  另据戴榕介绍,自2013年起,广州市普通职业高中开始开设专门面向心智障碍初中毕业生招生的启能班,目前已经有13所中职学校启能班招收自闭症学生,能力较弱的心智障碍学生会选择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的职高班,同时,也有相当比例的孩子继续在职高进行随班就读。在此背景下,当地16岁以上心智障碍人士拥有高中学历的比例已从2012年的5%提升至2019年的超过40%。他们当中的部分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大专或者技工院校。

  之所以职业教育体现对于自闭症学生的接纳度还不足,多名受访人士认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从全国整体来看,能像小谭一样在义务教育结束后进入职业高中学习并最终通过考试进入大专/技校的自闭症学生,还少之又少。高中及以上层次的“融合教育”亟需更进一步。

  法学博士、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丁鹏告诉,自闭症等心智障碍者遭受排斥和歧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他们的“社交能力”显得不足。但从残障平等角度看,这些“不足”不仅存在个体因素,同时也与外部缺乏无障碍环境,密切相关。如果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资源教室,心智障碍者则可以“在与其他人平等的基础上”享有受教育权,实现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陈莎茵进一步对表示,近年来,伴随教育体系改革和自闭症早诊早治推进,大约有半数以上的自闭症儿童在普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之后,有条件的地区正在推进特殊教育学校高中部建设和职业院她援引近年发布的一份全国性调研说:在调研期间,全国心智障碍群体的就业率不到10%。

  “尤其是在目前承接自闭症学生高中教育的主要主体还是特殊教育学校的背景下,学生教育难以完全适配于升学考试,支撑孩子继续升造,能够考取并经过评估适合就读于高职院校或者技校的自闭症学生整体占比还较小且分布零星,这又导致高职教育对于自闭症学生的承接能力和认知存在客观上的不足。”陈莎茵提到。

  “自闭症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个孩子教育的成功经验都无法。”陈莎茵认为,未来,我国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求学的自闭症学生数量可能会逐渐增多,做好自闭症学生高等教育入学前评估和入学后支持就尤为关键。而这里的“事前评估”不仅针对孩子,也针对学校,评估后者的教学环境和软硬件能力是否适合自闭症孩子成长。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即将上市的三星Galaxy A12配备4GB RAM和64GB内置存储

即将上市的三星Galaxy A12配备4GB RAM和64GB内置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