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新闻首页>国际 > 300661暴涨“20cm”,反倾销调查引爆模拟芯片

300661暴涨“20cm”,反倾销调查引爆模拟芯片

发布时间:2025-09-15 21:06编辑:admin已有: 人阅读


  设备、医疗仪器和消费类电子等领域。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18亿元,同比增加15.37%;实现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加12.42%。

  近年来,中国模拟芯片产业处于快速追赶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但整体上与海外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规模、技术积累和高端产品上。德州仪器作为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产品超过10万种,尤其在信号链、电源管理领域拥有绝对领先地位。

  “模拟芯片不同于数字芯片,单颗价值低,但种类极其繁多,且不可或缺。并且模拟芯片不一味追求体积缩小,更注重性能提升、带宽升级、成本降低、工艺进步,尤其是高端产品需要深厚的工艺和技术积累,高端品类更是严重依赖有经验的工程师,顶尖人才非常稀缺。从终端产品应用层面看,由于终端客户存在切换供应的高额沉没成本,海外大厂普遍具备强大的产品组合和客户黏性,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某电新行业分析师对表示,“此外,海外模拟芯片龙头普遍是IDM模式,集设计、制造、封测于一体,能更好地控制工艺、成本和产能。圣邦股份、纳芯微、上海贝岭等国产模拟芯片厂商均采用Fabless模式,即专供研发和销售,芯片生产交给代工厂。”

  上述分析师还表示,尤其在汽车和工业领域,客户对模拟芯片产品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寿命要求极为严苛,认证周期漫长。即便因政策原因,客户愿意开放测试机会,但若要真正实现大规模替代,国产芯片必须在性能、功耗、稳定性上完全达到甚至超越进口产品,并能提供同等水平的技术支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单一市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将驱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84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5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内自主生产的模拟芯片只能满足部分需求,仍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东吴证券研报,该研报以单颗模拟芯片1.6元计算,潜在反倾销产品金额约25.1亿元。中国原自主生产模拟芯片的市场规模为19.4亿元,由此有望较大幅度扩容。

  近年来,国产模拟芯片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销售收入虽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利润空间却在市场环境和过度竞争的压力下被逐步压缩。一方面,国内参与模拟芯片赛道的玩家越来越多,且多数玩家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竞争,部分产品环节出现低价竞争的现象。另一方面,国内高端产品仍然欠缺,关键技术及工艺仍待突破,由于高端产品有限,且汽车、工业等领域的产品认证周期漫长且复杂,这也限制了国产模拟芯片发展壮大。

  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景气度持续复苏,AI拉动爆发式结构性增长,而模拟芯片呈现需求温和增长态势。2025年中报显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中,模拟芯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45.02亿元,同比增长13.16%;实现归母净利润5.03亿元,同比增长280.46%。盈利能力方面,模拟芯片板块毛利率35.34%,净利率1.91%,呈现温和恢复趋势。同时,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模拟芯片板块存货166.33亿元,呈上升趋势,反映需求复苏之际,企业备货增长。

   夏木


已推荐





图说新闻

更多>>
抖音关注的直播在哪里看

抖音关注的直播在哪里看